乙肝患者測試行動


1.乙型肝炎e-抗原(HBeAg)測試
它有助分析乙肝病人處於乙肝四部曲的位置。

2.乙肝病毒數量HBVDNA測試
程度高於2000IU/ml以上,有可能令肝臟發炎,所以要定期三至六個月測試,診斷需否服用抗病毒葯物。在服藥初期,病毒量會急速下降,一至二年內少於10IU/ml。

3.肝功能測試 (Liver Function Test)
最重要的指標是谷丙轉氨酶(ALT/SGPT)。
轉氨酶在肝細胞內擔當重要的新陳代謝,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,釋放轉氨酶,令血液水平上升,其他測試。包括黃疸素(bilirubin),白蛋白(albumin),凝血率(INR),都可顯示肝臟的各種功能

4.甲胎蛋白 (AFP)
七成肝癌患者,驗血之甲胎蛋白水平會上升,甚至極高。
但三成肝癌患者並沒有不正常之甲胎蛋白水平,所以要用肝臟超聲波測試。
懷孕或性器官之癌症,都會令AFP高升。


其他測試 >

 

一般市民
你應該怎樣行動?



香港乙肝流行,所有人都應檢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及抗體(antiHBs)。

若驗出表面抗原(HBsAg)為陽性,即代表你是乙型肝炎患者,需要由醫生評估及監察病情。

乙型肝炎表面抗體(antiHBs)陽性,代表身體對乙型肝炎有抵抗能力。

但若測試的結果均為陰性,應儘快接種預防疫苗(兩或三 針),並一個月後驗清楚表面抗體已產生,就有終身免疫。